相聚广州,只为这一年一次的文化之约。不需要礼炮齐鸣的开幕式,不需要奢华炫目的头衔,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姿态。如今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一如岭南人文,不戴王冠、光芒自在,已经成为广州的文化新名片。这是一个真正实现政府零投入、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19年来屡创新高的交易额,以大文化概念运作,坚持传统与现代相协调,融合新概念、新创意的文化产品在此频频亮相,引领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方向。
城市的名片:
许鸿飞《马上开心》
这是工业化大都市广州全力打造的一张文化新名片,日益活跃的文化展销带着这个城市的爽朗直接的热辣性格,也让“文化沙漠”的传言不攻自破。
“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广州的文化活动多了,水平高了。我想这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自觉。就拿艺博览会来说,政府的‘手’放得开、参展商积极性高、艺术品市场前景好。”说这话的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演钦,曾经也是一名记者的他记录过广州的文化发展,现在投身艺术研究工作,对广州有了更深刻、更新的体会。
张大千 墨荷圖
世界的邀约
作为南中国第一张国际化城市文化名片,广州艺博会与中国艺术界一同走过了18年不平凡的时光。在这期间,国际艺术界持续的走向多元融合,国际交流的盛事层出不穷。国际大型艺术机构频繁进驻以北上广为中心的亚洲区,同时亚洲艺术家及艺术机构也频繁在国际舞台亮相,去中心化成为近年艺术讨论的热门话题。广州艺博会紧紧抓住时机,在艺术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了南北沟通的桥梁。在过去一年,艺博会的参展商,来自世界各地,带给南中国数十万观众最深度、最新鲜的艺术欣赏。
《追逐梦想的女孩》 美国西岸画廊
俄罗斯二十世纪画廊、德滋画廊、诺维亚画廊、Kera画廊、Classic 简•经典西画沙龙、美国西岸画廊等国际知名画廊的身影一年比一年多地出现在广州艺博会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祖国的“南大门”广州正以艺术之名向世界发出邀请,融汇东西、文化交流成为广州国际艺术品交易博览会的新使命。
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文化无国界’,中国的文化需要走出去,国外的艺术也应该请进来,在这一点上,广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越办越好的广州艺博会承担起这一重任。艺术需要传承与创造,更要走向国际。这是祖国“南大门”以艺术之名,向世界发出的邀请。从我做起,开放胸怀,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把国外文化请进来。
进程的积淀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是华南地区唯一经文化部批准,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艺术博览会,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览会之一,18年的用心经营,如美酒陈酿,越发的馥郁浓香。
1993年,中国最早的艺博会--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广州举办。 1996年在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基础上举办了首届广州艺博会。至此清晰了南中国特色的定位
2013年, 第18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办展规模、观众数量、交易额、现场组织、媒体报道等方面再次实现突破。
自14届起,在美协及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专项策划团队和展品审核团队,再到2009年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大步走向市场化。办展规模、观众数量、交易额、媒体报道等指标不断取得突破,成为南中国首屈一指的艺术会展品牌。与北京、上海的艺博会并驾齐驱,在国内乃至亚洲地区均处领先地位,不断的蜕变提升,只为打造亚洲成交最好的艺术品交易平台。第19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定于2014年12月4日-8日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12月南粤大地掀起新一轮的艺术收藏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