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推介Recommended更多>>

茅台国韵系列葡萄酒精心调配酿造,适合日常饮用、员工福利(M10),喜庆婚宴、公司庆典(M30),孝敬长辈、高端客户馈赠(M35)

────────────────

【以下内页广告位】

您当前的位置:艺术视点​网 - 专题资讯
 

英国现代雕塑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0/08/24|作者:艺术视点网|来源:艺术视点网 www.zhhdq.com|浏览:1416次

 英国雕塑传统自从中古世纪结束以来,一直是微弱而断断续续的,但在二次大战后,出现了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现代雕塑家—亨利 · 摩尔(Henry Moore),奠定了英国现代雕塑的大传统。从他的创作里,我们深刻地了解他是一位表现宇宙生命体的艺术家,而以物质的真理观念及充满深度形式的完全能量,作为终身的探讨及展现,具承先启后的作用,深深地影响新一代的雕塑家。仅次于摩尔在英国现代雕塑世界里具有影响力的是巴巴拉 · 海普霍斯(BarbaraHepworth),她的作品展现一种超然纯粹的气质,和摩尔一样,都表现岛国知性文明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英国现代雕塑的传承

英国新雕塑作品

 在这种人文艺术环境的熏陶及现代雕塑的传统下,20世纪60年代里新生代的诞生,青出于蓝,以安东尼·卡罗(Anthony Caro) 最 具代 表 性, 继承西方现代雕塑的传承,从毕加索、 贡 萨 雷 斯(Gonzalez) 到 大卫 · 史 密 斯(David Smith),也深受摩尔的影响(早 期是摩尔的助 手)。 在 线 性 及块面的 有 机几何抽象形式里,探讨平衡建构的 形 式 与 空 间。 这 期 间 深 受 卡罗影响的人才辈出:菲利普·金(Philip King)、威廉 · 塔克(WiliamTucker)、迪姆 · 斯考特(Tim Scott)、米 歇 尔 · 博 吕(Michael Bolus)和 彼得 · 海德(Peter Hide)等等艺术家。

 而于1956年在白色教堂艺术画廊所举行的第二届新一代的展览,对整个英国未来的现代艺术的发展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并且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 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雕塑艺术,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这些观念和影子。例如,卡罗善于利用现成的钢铁片或金属碎片,集合组构创作,他说:“我真的宁愿从一堆‘废料’ 中制造出我的雕塑作品。”这个观念明显地影响到目前英国新一代的雕塑家伍维(Woodrow)、克拉格(Cragg)和维尔摩斯(J-L Vilmouth)等人,因为他们创作的素材媒介都是从消费社会中的“废料”里找回来的。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卡罗的雕塑,喜欢安置在一种封闭性的空间里,并低于视觉水平线。此一观点人们可在克拉格、伍维、卡普尔(Kapoor)和维尔摩斯的作品中看到,尤其是克拉格早期利用塑胶片及塑胶瓶安置在地面上的作品〔当然20世纪70年代英国地景艺术家理查德·朗(RichardLong)的作品就是一个典范〕,就像卡罗的作品投入空间里,也投入地面,并涂上单一的、统合的色彩,都印证在新一代的作品上。

英国现代雕塑的传承

安东尼·卡罗 铁 58 cm×79 cm×45 cm 1982

 在这个展览上,对新素材媒介的开拓探讨,更是具革命性,特别是菲利普 · 金。他们开始使用非传统雕塑的素材媒体,从钢铁、金属到各式各样的玻璃纤维和各种不同质感的橡胶及塑胶材质,就这样解放了20世纪50年代现代雕塑运动中经常喜欢使用的钢铁金属材料。英国新一代的雕塑家都别出心裁,不只在素材媒介的运用,更依各人的感性赋予物质材料的色彩,来改变材料本身的质感,他们只把素材媒介当成一种形式观念表达的工具,这一点和卡罗在对他所使用的材料的中性态度看法一样,材料只不过是一些填充物。

 这些都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现代雕塑家的新开创和对素材媒介的态度。乐观、开放及挑战的20世纪60年代,也是英国波普艺术新生的时代,一股前所未有的活力弥漫整个西方社会。波普艺术展现消费社会里的大众化、短暂性、机智性、性感的、消费的、迷人的、年轻的、企业化的、大量生产的、花费低廉的、世俗化的、机智及短暂的观念等等,也深深地影响到当时工商业及消费文明发达的英国社会及艺术。

英国现代雕塑的传承

理查德·朗 白石头 装置 直径300 cm 1989

 在20世纪60年代结束时,特别是在英国,人们目睹到一种对于自然及风景的新关怀。这种现象符合国际艺术潮流,人们称之为地景艺术(Land Art),具代表性的英国艺术家有理查德 · 朗和弗尔顿(Fulton)。直接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新雕塑的主宰性艺术家是理查德 · 朗,他以“艺术为散步”的独特创作形式,直接在大自然空野中,深入自然的奥妙,善于以各种自然界的物体做创作素材,以各种石头(块)、树枝表达,他的作品都低于视觉水平线,直接安置组合在地面上。伍维早期也利用各种分割的自然石块安置组合于地面上,与克拉格、卡普尔早期抛入地面的作品都有异曲同工的回响。

 自20世纪70年代欧洲艺坛另一股回到客观写实具象的潮流,在英国现代雕塑里巴瑞·弗兰那根(Barry Flanagan)别具一格,在一种感性具象与抽象的戏剧性视觉中探讨雕塑本身的自然,早期在别致的多彩帆布装沙的自然形式中成形,具幽默感,之后接受消费物体安置成形。20世纪80年代则回复传统雕塑的素材如石头、木材及翻铜等等,在感性简化、有机形式的动物(拟人化的兔子、大象和马)影像中,诗情画意,充满一种后现代的美感。

 其特殊造型的具象及抽象自然形式都具有承先启后的效应。在这知性的社会里,乐观进取、多元化观念及风格自由流通,20世纪70年代是风起云涌时期,尤其是人文思潮(经过欧洲“六八学潮”洗礼),于英国诞生了艺术/语言团体(Art/Language),是一种陈述性的艺术,在视觉实现之前,肯定这些语言学的观念艺术─以观念作为主导的一种语言学艺术的形成。当然还有另类的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 & Georg)两位“艺术为总体”的信徒,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开始展现他们的“活雕塑”,一位艺术家身上涂红色,另一位则涂金色,展示他们自己的身体及动作的行动表演艺术。他们认为“人是一种比较非凡的事物,且到处都是艺术的表象─那些色彩与形式,只预先供予主题,而没有任何本来就是重要的。我们唾 弃 艺 术 为 艺 术, 我 们 以 绝 对 反 对 绝对”,这些思潮或多或少都为年轻一代提供了理论论据。

相关阅读
 

艺术视点网 www.zhhdq.com 版权所有,网站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