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推介Recommended更多>>

搜索微信小程序(葡萄酒醑)●茅台国韵系列葡萄酒精心酿造:适合日常饮用、员工福利(M10),喜庆婚宴、公司庆典(M30),孝敬长辈、高端客户馈赠(M35)●

────────────────

【以下内页广告位】

您当前的位置:艺术视点​网 - 展览信息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发布时间:2021/09/18|作者:艺术视点网|来源:艺术视点网 www.zhhdq.com|浏览:748次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9日-2022年3月13日

展览机构:山西青铜博物馆

展览地址:太原市晋源区广经路13-1号

展览地点:山西青铜博物馆二层临展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限额人数:山西青铜博物馆每天参观人数限额为2000人/天,实名制预约。

预约方式:微信关注“山西博物院”公众号,点击菜单“参观服务”,选择“青铜分馆预约”,进入预约页面办理。

 观众可提前三天(含当天)进行预约。目前仅接受个人预约,暂不接受团体预约。暂不接待中高风险区人员来馆参观。

 入馆流程:参观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提供预约信息、绿色健康码、个人防疫行程卡、疫苗接种记录(对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员进行登记)并接受体温检测。体温≥37.2℃,或有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的观众谢绝入馆参观。老年人可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取消预约环节,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个人信息登记和健康码、行程卡的申领,完成后可进馆参观。

温馨提示:观众在排队核验信息时请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分散入馆。参观全程请务必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不在展厅聚集。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与馆内工作人员联系,或拨打电话:0351-5225000。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展览海报

展览介绍:

 展览主标题“昭明”,取自汉代铭文镜。因镜背铸有“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诗句而得名的“昭明镜”,铜镜,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来自四千年前的齐家文化。战国、汉、唐,是铜镜发展的高峰时期。19世纪,随着玻璃镜的普及,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铭文镜是汉代流行的一类铜镜。铜镜产生之初,仅贵族享用,秦汉以后逐渐走向民间,融入百姓生活。铜镜镜面经研磨抛光用来照妆容,镜背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则成为展现不同时代思想、文化和艺术的载体。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见日之光”草叶纹镜》汉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王质观棋”故事镜》宋

 人类自从有了美的观念,就对自身的容貌修饰非常重视。铜镜发明之前,人们止水为鉴,“鉴”的本字是“监”,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看起来像是一个人俯视盛水的容器,正是人们以水照容的形象再现。古人以水为镜和以铜为镜并用,“镜”“鉴”二字同义并用。

 铜镜是能照清人的形象的。我们在展厅中看到的铜镜因为长期氧化,产生了一层厚厚的铜锈,无法再照清人。所以,在古代为了让铜镜明亮照人,一定要定期摩擦。专门从事磨镜子的匠人,被称为“磨镜客”或“磨镜匠”,有点类似于走街串巷、吆喝着“磨剪子戗菜刀”的磨刀工。打磨铜镜是一项非常费工费时的手艺哦。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五岳真形”铭文镜》清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昭明”连弧铭带纹镜》汉

 据春秋时期的《考工记》记载,古人在铸造青铜镜时,铜与锡的配比各占一半。此外,铜镜中还有铅、锌等成分。随着社会发展,出于铜镜亮度和装饰性的考虑,人们不断探索铜镜铸造的合金比例,因此铜镜也随之出现了不同的颜色。有些出土铜镜,长期受埋藏环境影响也会在颜色上体现出差异。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铜镜藏家为了保护铜镜,专门上色而导致的颜色变化。

 大部分铜镜是圆形的,不过也有方镜、菱花形镜、葵花形镜等铜镜。时代越晚,造型越丰富,宋以后,出现了桃形、钟形、鼎形、盾形、瓶形、带柄形等,不一而足。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动物纹镜模》东周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三乐镜》唐

 一般而言,铜镜镜背上都有一个钮,就像纽扣眼一样,从这里穿过一条丝带,人们就可以手握丝带,举着铜镜照容了。小的铜镜可以系在腰间随身携带,汉代诗歌中有相关的描述,既有实用性,又是漂亮的装饰物;大的铜镜从镜钮处插入一根竖棍,再将竖棍固定在镜台上,放在房中使用。大概在4000多年以前,中国齐家文化出现了最早的铜镜。铜镜发明之初,产量非常少,被用于宗教祭祀中。铜镜中有一类叫“阳燧”的凹面镜,利用聚光原理进行取火,用来照亮祭品。祭祀中取“明火”的仪式延续到汉代。后来,虽然人们举行祭祀时不再使用阳燧,不过铜镜辟邪的习俗被广泛流传下来。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双鱼纹镜》金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四龙纹镜》战国

 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代表性的铜镜,像战国时期四龙镜,汉代日光镜、昭明镜,唐代葡萄纹镜,宋代缠枝纹镜,金代双鱼镜,都是当时非常流行的铜镜样式,代表了那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此外,山西出土的“晋式铜镜”,也是展览一大看点,例如太原金胜村赵卿墓、长治分水岭墓地等均有特色鲜明的铜镜出土。

 铜镜的研究非常兴盛,刘玉华老师特别向观众推荐霍宏伟研究员著的《鉴若长河》一书。这本书有一定的深度,读起来却不乏味,可作为广大观众了解青铜镜的入门读物。

 小小铜镜,映照出大千世界。它不只是观容貌、正衣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赋予它更深的寓意:神明护佑、祛邪避凶,审视自身、修德养性,照胆明心、坦诚相见,体察秋毫、公正廉明。

相关阅读
 

艺术视点网 www.zhhdq.com 版权所有,网站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备案号:京ICP备20230294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