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22年1月23日-2022年3月30日
展览机构:安簃艺术空间
展览地址:上海市铜仁路90弄4号1楼
策展人:向世奎
学术主持:彭莱
主办单位:上海安簃艺术空间
参展人员:贺勋,李文光,孙源,谢天卓,庄颖
展览出品人:蔡晓蓉
展览海报
展览介绍:
搜城记
向世奎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发祥地,它所催生出的物质和文化结晶已聚沙成塔。在对都市文明的阐述当中,那些持有卓见的洞察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智识文本,从波德莱尔到本雅明,从福柯到列斐伏尔,我们总能获得新鲜的观看视角,窥得城市的真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今天的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名状,它光怪陆离、包罗万象,以至于“任何面孔都不像城市的真实面孔那样具有超现实性。”由此,作为现时代的观察者,唯有加快丈量的步伐,从转瞬即逝中抽出永恒不变,方能为流动多变的都市赋形。
本次展览所邀请的六位艺术家,是以绘画为媒介的都市观察者和代言人,虽然他们的创作视角和呈现形态大不相同,但他们对都市资源的猎取和对都市意象的阐发以及所衍生出的表征空间,是我们意欲讨论的核心所在。
《凹凸大厦--线条》《凹凸大厦--浮雕》 贺勋 120cmx150cm 2017年作 布面油画
《护身符 2021-7》李文光 90cmx90cm 2021年作 布面纸本拼贴、中性水笔、油彩、树脂
贺勋是拥有众多身份的都市“游荡者”,北漂、画家、策划人、诗人等等,不一而足,同本雅明一样,他乐于把玩都市的多义性。在《凹凸大厦》系列作品中,他赋予作品拟人化的人格,让作品之间以书信往来的方式进行沟通,一方面,艺术家藉此审视了自身创作的多面性和未曾显露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漂泊者在都市的水泥丛林中实现自我关怀与救赎的浪漫范例。
劳大伦,一位诞生于拟态空间的虚拟人,他寄生于现实主体劳家辉的肉身,以此实现自身的创作理想。作品《神谷岭境LTLLL》,是作者将虚拟世界的LOD美学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游戏相结合的分支。他虽以一种技术图像的开垦之先,挑战着现实绘画的既有语法,但又并非要推翻它,他所希冀的只不过是虚拟世界的形式美学与文化内容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宿身和传播。
李文光的作品有着极强烈的装饰性视觉效应,它总是让人与发达的海派视觉文化联系起来,但其并不与都市中的现实物形成指涉关系。在他的《护身符》系列作品中,主导画面结构的是精于“算法”的几何学,艺术家便在算法的“原理”下展开无限性的形体切割。这种机械的、理性的、无意识的反复劳作,不啻为现代性的有力印证,而那些隐喻神力的三角形和圆,则成为作品名称的由来。
《群体的寓言No.100》孙源 43cmx42cm 2022年作 绢本水墨
《神谷径图》劳大伦 33cmx36cm 2021年作 纸本彩铅
“人群”,这一足以辨明现代性的指针,成为孙源近几年创作的主题。于她而言,人群这一概念所牵引的联想是--机械、迷狂、集体无意识......透过她数以百计的《群体的寓言》,我们似乎窥到她观察人群时的样态--藏匿于人群而不陷,交臂于人群而不慕,时时保持着繁忙与警觉。她借助色彩和线条,在纸面与形象搏斗,她连续地出击,最终将那些行走的“乌合之众”,变得“面目全非”。
谢天卓是一个派头十足的搜猎者,他常常将历史或现实中具有隐秘关联的碎片拼凑成剧,但这并不构成一起完整的叙事,相反,他有意避免叙事的单义性。在他的作品《掘金年代》中,水塔中的导弹发射器、俯瞰的宇航员、前苏联的城市雕像、依序铺排的彩色陨石和被遮掩半身的老虎,这种跨时空而成的“共同此在”所隐喻的或许是:“历史,是现在的历史;未来,是现在的未来。”
庄颖从城市布景中取材,这种富含“建筑”意味的景观从一开始就被纯粹自然剥离出界,显然,艺术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事实,将其转译成平面的“真空世界”。在作品《塔》中,庄颖从“原点”(原初)出发,通过禅修式的艺术劳作,将情感与意识的灵韵注入其间,伴随着视觉图像的渐趋完满,其神性的意韵也缓缓释出。它足够让任何一位驻足的观看者,放空心灵,“多留一会儿”。
罗兰·巴特说:“城市如文本。”在祛魅的现代文明里,都市,自然成为了艺术家们搜猎、阐述和转译的新阵地,本次展览中的六位艺术家立基于城市文本之上的创作,不失为对当下都市文明富有年代感的一暼。饶有兴味的是,将展览命名为“搜城记”,恰与古之《搜神记》相呼应,这其中隐含的互文关系,或许可令身处现代都市的人们在冰冷疲惫中对农耕时代的温柔乡稍做一丝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