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24年10月7日-2024年10月27日
开幕时间:2024年10月17日 16:30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二楼4、5、6、7号展厅,负一层特展厅
展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1号
策展人:孙振华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
展览海报
展览介绍:
策展人
孙振华
先后在文学、美学、美术史专业学习,198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主编。专业领域为雕塑的历史及理论、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当代艺术批评。专著有《生命•神祇•时空——雕塑文化论》、《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国当代雕塑史》、《公共艺术时代》、《公共艺术的观念和方法》等二十部。
傅中望的方法
文/孙振华
引言:艺术如棋局,方法见高低
傅中望痴迷下棋。他下的不是那种可登大雅之堂的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而是我们小学时代爱玩的军棋;他下军旗也不是下那种正规有裁判的碰棋,而是最简单的翻棋。
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吃好饭;第二场高谈阔论也结束了;傅中望的棋瘾就开始犯了。他会拉上二、三棋友下得难舍难分,直到后半夜。老傅身边有一帮棋友,他们组织了一个松散的“军旗会”,定期比赛,还颁发奖品。
我刚开始很好奇,这种主要依靠运气的翻棋,有技巧的高下、有获胜的门道吗?“军旗会”的人告诉我,一定有的。比如老傅,他的战绩就一直在棋友中领先。我想也对,如果老傅是个臭棋篓子,一直输,一直输,估计他也没有什么兴致组织“军旗会”了。
后来琢磨,发现翻棋和其它棋类的区别在于,其它棋类是在同等规则下,两个人公开的较量和厮杀;翻棋不一样,它始于暗黑和未知,始于偶然和随机。起初,棋手连自己执红、执白都不知道。也就是说,翻棋最大的特点就是这种不确定性和限制性,棋运的好坏,完全是先定的。
在这种宿命般的翻棋中,人的自由意志可以彰显吗?当然可以。如何彰显?有方法。下翻棋就是凭借个人在下棋中摸索出来的一套方法,当暗黑逐步敞亮,当先定的秩序逐步显现的时候,迅速地运用自己的方法,为不确定赋以确定性;给乱像赋以秩序;将棋局引向获胜的方向。换句话说,下翻棋的方法就是在偶然中最大限度地寻找获胜的必然。
这种方法当然不是刻板的。不同的棋局,不同的双方态势,不同棋手的意志力、格局、性情,在方法的运用上会显出高下之分。例如有人求稳,稳打稳扎,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有的人攻击性强,能吃就吃,大小不拘;有的人只看眼前,贪图小利;有的人则永远有终局意识,只要最后结果,不计眼前得失……
因为这些特征,翻棋与艺术有了某种相似性。
与翻棋受限制一样,艺术创作也是受限制的,是戴着镣铐跳舞。对艺术家而言,社会、时代、生活永远都是不确定的。艺术家的每次创作,都是对这种偶然、不确定状态的一种回应;通过自己的方法,对不确定进行重新编码和处理,最后赋予它们一种结构、秩序和形态。这种编码的手段和处理方式,就是艺术创作的方法。
由于翻棋和艺术创作的相似性,下军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傅中望创作方法的隐喻。为什么傅中望从事艺术创作40多年来,一直处在中国当代雕塑的前沿位置?为什么他的创作从未中断,从不停留在某种既定的样式和风格中,而是不断创新,不断给人惊喜呢?原因是,傅中望从事艺术创作和下棋一样,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并且贯彻始终。
傅中望的艺术创作方法论是什么呢?笔者基于和傅中望的多年交往,通过近距离观察以及正式采访、归纳出以下八条,简称“傅八条”。
一、从个人的经验出发
从个人的经验出发,是艺术创作的铁律。不管我们对艺术有怎样的热爱和虔诚;不管我们在艺术上有多么远大的抱负和期许,不管外部对艺术家的召唤有多么强烈和迷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永远要从个人的经验出发。
纵观傅中望几十年的创作,我们发现他不擅长主题性创作,不擅长命题作文;我们很少看到他迎合某种潮流,刻意蹭某个热点。面对时尚和流行,他始终保持个人的步频和节奏。
这么说,不等于傅中望的创作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不能与社会同理共情。一个艺术家怎么可能脱离他所生活的大环境呢?每个艺术家的经历、性情、教养、训练不同,他所接受的社会信息,他的生活体验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是个人经验。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保持个人经验的差异性,把自己作为方法,以自己作为出发点,营造一个力所能及的艺术世界。
傅中望这几十年的创作很稳健,并没有一下被捧为红极一时,牛逼闪闪的明星,光耀一时。他总是以自己的实力,在不同时期,获得了业内普遍的赞誉和好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从个人的经验出发。
二、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有了个人经验,如何表达?关键是形成自己的想法?
今天的时代,艺术不再是炫技,不再是功夫的展示;技术和造型不过是手段,关键的问题是,拥有这么多技术和手段,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如何面对社会、历史、现实表达艺术家的态度和想法,创作出有个性特点,能够揭示出社会,时代问题的作品。以傅中望的榫卯结构为例,它的意义是找到了一种来自中国文化自身的思想和结构方式,将它成功地转化成为一种当代艺术语言,而不是解决榫卯本身的技术问题,运用问题。
傅中望在指导研究生毕业创作的时候,要求每个人拿三个方案,他强调不光是看方案的效果,更在意的是你的想法。你想说明什么,表达什么?要求学生明确地用文字写出来,对照方案,自圆其说。
强调想法是不是只偏重理性的认识呢?不是。它只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需要通过理性对经验进行升华和指引,使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达到平衡和统一。二者的关系是,没有个人经验作为基础的想法是空洞的;没有理性指引的个人经验则是盲目的。
傅中望的创作常常就是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灵光一现,除了灵光闪现,同时还伴随理性的思考,思考它的问题意识,它表达的可能性。
前两年,武汉芷美空间推出“美食剧场”,将“吃”引入到当代艺术中。傅中望马上就想到了《啃书本》、《咬文嚼字》这两个方案,以真实的书籍为模本,做成外形相似的食品,让观众在展厅参与表演,产生互动。这个想法让吃本身和关于吃的文化成语、俗语,以及书籍之间产生有趣的关联。
这就是生活经验和想法之间很好的结合。可见,经验和想法,感性和理性,都不可偏废。过去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方法,“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尽量避免创作中的模式化、套路化。在艺术的原创已经变得相当困难今天。如果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一味跟着感觉走,很可能重复了别人做过的东西而不自知。因此“有想法”就是在创作过程中,用理性对原初想法进行鉴别和审视,把个人经验整合到一种系统的、有社会意义的关系中。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在今天还具有广泛的针对性。有些人有很好的基础训练,造型基本功也很扎实,平时非常刻苦努力,为什么就是做不出好作品呢?有些学生平时课堂习作很好,人体塑造也很好,毕业创作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这就是典型的没想法所导致的,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
三、把艺术当做日常
过去禅宗有个说法,“挑水砍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现在也常听到有人讲,“把艺术当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是在现实中,那些从事艺术工作人常常做不到,似乎只有到了工作室才开始和艺术发生关系。
傅中望显然不同。他是一个时时生活在艺术中的人;艺术也时时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如果和傅中望一起出过门就会知道,冷不丁,他突然就消失了;不留神,他又回来了。每当回来的时候,总是会兴致勃勃地跟你讲他都发现了什么。例如,拍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捡到了一块有意思的石头;发现废弃的建筑木梁上,包含有一种榫卯关系……在傅中望眼里,万物都和他的作品有着内在的关联。
傅中望很享受这种状态,他总是精力充沛地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一刻都闲不住,被一个又一个的想法所激动,日思夜想。
傅中望说,他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后,晚上做梦都会想这个事。他有好多作品确实是做梦想出来的。例如《操纵器》的诞生。那时他做榫卯结构将近10年了,继续下去,担心变成一种风格化、样式化的东西。他想着如何能创作出既不离开榫卯结构,又能跟现实发生关系的作品?一天晚上突然做了一个梦,隐约有一个载体,像榫卯一样,冒出了手和脚而且还在动。他立马爬起来,画了几个手稿,《操纵器》就这样出来了。作品上有刻度,意味着生活的分寸感。他有好几件作品都来源于这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状态。有时候,他甚至有意识地希望能做一个创作梦,有时候还真就梦到了。
前不久,傅中望突然很激动地跟我们说,他发现武汉这个城市因为辛亥革命,与民国审美有着特殊的关联,他发现老汉口的每个角落,在城市的细节里,潜藏着许多民国符号,遗留下了大量与民国相关的物品,这些东西不仅可以提炼为作品,还可以从公共艺术、设计的角度,展开系列的研究。
前面说,艺术创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想法哪里来?来自艺术化的日常生活。一个人一旦真正把艺术当成了日常生活方式,确实可以如说的禅宗一样,做什么都与艺术相关,看什么都能产生想法。
四、积累是从事艺术创作的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有一句被人们说得烂熟的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恐怕只是到了要进行创作的时候才想到它,想到是不是应该深入生活,收集素材。
在对待“生活”的问题上,不同的艺术家的理解和践行方式是不一样的。傅中望本身就是一个把生活艺术化了的艺术家,“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命题对他而言,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不需要刻意去深入,去体验。何况,他也不是一个命题作文似的艺术家,他一般不会涉足自己所不熟悉领域,在这个时候,“生活”对傅中望意味着什么呢?应该是“积累”。
傅中望的积累方式有多种,拍照、摄像、速写、收藏。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收藏。这已经成为了他的癖好,超过了一般人的收藏。他所有的手稿、随手画下的东西都留着;他所有的往来信件、参加展览的请柬、海报、邀请函都有保存;他所有的票据、证件、车船票也都不曾丢弃;他用过的手机;穿过的鞋子,甚至喝过的酒瓶也都备注了年月日得到妥善保管……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在积累生活、积累历史、积累生命体验、积累生活中值得珍视的每一个片刻和瞬间。
收藏的好处是,它们本身就可以直接能成为作品材料的来源。他的作品《冻雨之殇》就来自在冻雨灾害中随处可以捡到的断裂树枝;《界限2号》就来自收集到的各种旧鞋子;他还用旧手机做了一个《上网》的作品。
什么是生活?这些收藏物本身就是静静躺着的生活。作为生活的载体、岁月的痕迹、时间的见证,说不定什么时候它们就站起来了,成为触发艺术灵感的源泉,或者直接成为了作品的组成部分。
五、艺术就是让正常的事物变得不正常
一个人的创作,有了个人经验,有了好的想法,有了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积累,是不是就能保证创作出生动、有趣、具有魅力的作品呢?不一定。
傅中望创作的方法论中还有一个要点,艺术就是把正常的事物变得不正常。
傅中望作品中的基本元素确实是一些常态化的东西:榫卯、楔子、石头、吸铁石、金属、旧的生活物品……它们让人感到熟悉、亲切,容易产生带入感。就是这些正常的东西如果你把它颠倒一下,换个方向,或者注入一个想法、给出一个说法、赋予一种做法,马上就变得不正常了,一旦不正常,它就从物品变成了艺术。
有一次,河南郑东新区在如意湖周边征集公共艺术方案,傅中望提交的《群英会》方案脱颖而出,引起了建设方的兴趣,很快就被采用了。这个方案其实很简单,围绕着如意湖,原本有几十根装饰性石柱,他给每根石柱的顶上都带上了一顶不锈钢的帽子,这些帽子各式各样,囊括古今,涉及中外,这几十顶帽子的出现,一下让单调的柱子变得鲜活、有趣了,成为游客观赏、端详的对象。同时,这些帽子还有一种象征的意味,象征着这里的人气、开放,历史文脉和国际化。
让正常的事物变得不正常是傅中望创作的方法,也是他的价值观。而不正常,或者说反常,可以很好地成为吸人关注,引发思考的契机。
有段时间,傅中望迷上了楔子,一天到晚怀揣着楔子,看到什么东西,就想着能不能楔上一个?于是,无论对象的雅俗、贵贱;是高尚的经典,还是临时的存在;是古代的遗迹,还是现代的构建……只要有缝隙,他就插上一个,拍个照,第二天一早,发到网上。一时间,傅中望的楔子满天飞,最平常不过的楔子成了一个百搭的物件,只要它出现,任何对象马上会发生变化,正常的东西因为楔子的介入,马上就变得不正常了。
六、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一般来说,傅中望的创作思维是开放的,不拘一格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的创作属于漫无边际,兴之所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呢?不是。
傅中望有个创作秘诀,表面上汪洋恣肆,所有东西似乎都信手拈来,所有的材料、形式都为我所用,并无一定之规。实际上他创作背后一直有稳固的根据地,一直有足够支持他的大后方;或者说,跟下军旗一样,有他的大本营。
这个巩固的根据地是什么呢?具体来说,是他的几个基本的思想方法,或者说是他创作时的几个基本法则。
举例来说,与中国古代智慧,与传统阴阳观相对应的对立统一法则,就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他的作品,最强调的是关系,呈现各种关系;处理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是通过对比、平衡、协调形成的,具体表现为正反、黑白、凹凸、粗细、高低、大小等对立统一的结构。有了这个基础上,他可以在榫卯的基础上任意延展,但无论怎么延展,这条思想线索一直都保存下来,这就是他创作的根据地。
再例如,傅中望喜欢接地气的,清晰明了的造型;喜欢采用日常生活化的、现成的物品;在作品的语言和呈现方式上,能简单就尽量简单,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就绝不说两句。除此,他特别要强调材料、形体的观念转化,赋予它们内涵和思想;在日常中体现深刻;在简单中体现丰富。这也是他的根据地。
还有,傅中望非常注重作品的空间陈列和布置,强调作品与场所、与周边环境的对话关系。一个艺术家对作品形态和空间关系的敏感是至关重要的,傅中望在这一点上可谓炉火纯青。十年美术馆馆长的浸润,让他对作品与周边环境,与展陈空间的敏感性得到了高度发挥。所以,一个艺术家的工作不只是做好作品就完了,如何恰当地呈现自己的作品,如何让作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应该也是创作的一部分。
从榫卯结构以后,傅中望的创作似乎越来越自如,越来越放松,达到了一种无可无不可,无为无不为的境地,好像怎么做都有道理。这是不是放弃了根据地呢?恰好相反,这正是有巩固的根据地的结果,有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放得出,收得回。就像风筝的线,无论飞多高、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都不会失去自己的本色。
七、永远保持对生活,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在艺术家中间,很少有人像傅中望这样,精力如此充沛,兴趣、爱好如此广泛。
他退休之后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早早起床,他会先写一会字。他在好几个地方都放置有笔墨,写毛笔字是他终生的爱好。然后在上班早高峰堵车之前,开车到创业农庄的木工车间,布置和指导助手的工作;接着,开车到工作室,阅读、写字、画稿、制作视频、构思方案;其间穿插接待客人、朋友;稍稍有了闲暇,就写字,或找棋友下棋;忙得再晚,睡觉前还要在网上看一部电影。这只是他在没有活动情况下的日常状态,只是,没有活动的日子似乎并不多。
算下来,他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只是经年累月,他好像已经习惯了。
即使时间这样紧张,只要国内、市内任何有价值的学术会议、学术活动,凡有邀请,务必参加;有任何参加艺术展览的机会,他也从不拒绝;凡是各种展览需要他站台讲话,宣布开幕的,他也尽数出席。除此,他还兼任一所高校的名誉校长和公共艺术学院的院长、还担任了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的各种学术职务……
所有这些,看起来都是与艺术创作反向的,都挤占了艺术创作的时间。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密集的社会活动和工作也许反倒是创作情绪的催化剂。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而是在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在参加活动中迸发出来的。只有对社会、对世界永远保持参与的愿望,始终具有好奇心;对新事物永远保持足够的热情和兴趣,才是创造力源源不断的源头。
以拍摄和制作视频为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爱了拍摄和影像视频的制作。他出门的标配是一个双肩包,里面有几个手机,各种器材设备,一般都是很“潮”的新玩意。他随时拍摄感兴趣的东西。很多时候,充当义务记者、编辑;参加完一个艺术活动自告奋勇地制作视频,编配音乐,熬到后半夜,争取在第一时间推出。时间久了,人们在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都特别在意老傅拍了没有,只要老傅拍了,半个中国差不多都知道了。
人工智能AI流行之后,傅中望又对人工智能写作产生了兴趣,又开始忙活这件事,尝试用AI写作的方式推介艺术界人士,加上配图、配乐,在网上发表……
八、在不断跨界和超越中获得自由
以上种种,给傅中望带来了什么呢?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旦成为良性循环,带给傅中望的是艺术的自由。
自由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跨界和超越的。跨界和超越既是方法论,也是目的论。
跨界和超越意味着突破限制,突破束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黑格尔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而艺术的核心,正是人的解放和自由。
傅中望的创作方法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创作的快乐和自由,不是外部的给予或恩赐,而是内心的吁求和争取,而人的自由意志是任何东西都难以阻挡的。
自由的反面是作茧自缚,始终不能挣脱艺术形态学、门类学的限制;不能挣脱艺术与生活关系的限制;不能挣脱个人与外部世界的限制;不能真正感悟艺术创作的真谛。
实际上,傅中望在中央工艺读书的时候,受过很好的泥塑造型、线条表现、传统临摹的训练;他曾经从事过具象雕塑的创作;在湖北省博物馆工作期间,更是对中国传统雕塑、绘画、器物、设计、工艺有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所有的这些训练和学习的目的,所有兴之所至所从事的创作,都不是为了给自己贴上某类标签:木工?画家?雕塑家?书法家?设计师?装置艺术家?金属焊接艺术家?拓印艺术家?大漆工艺师?摄影师?影像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尽管这些事情和行当他都干过,但这些只是他所涉猎的领域,并不是他在意的目标。在与傅中望合作的展览策划中,他还特别乐意为机构或展览设计标志,这属于视觉传达的领域,如果他专心于此,也可以干得很好,但他只是偶尔为之而已。
总结傅中望艺术创作方法论的意义在于,方法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途径和方式;通过有效的方法,为社会、为公众、为历史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才是目的。对许多正有志于从事艺术创作的青年学子而言,如果能从傅中望的创作方法论中得到启示,走出方法论上的盲区,也可以算是傅中望对艺术的另一种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