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季开幕,特别选取了近500件优质作品,分为古代艺术与现代美术两个部分,时间跨度几乎涵盖整个中国美术史,其中古代艺术区展示的200余件藏品,涵盖了铜镜、画像砖、陶瓷、宗教造像、书画品类,现代中国美术区展示了260余件作品,展示了自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版画与雕塑的演变历程,同时召开了“文化引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来自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机构参与发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诸迪,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主任姚友超,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老艺术家代表、捐赠作品艺术家家属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主持。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收藏的系统集中展示,更以高校美术馆的独特定位,为文化传承、美育普及和国际艺术对话的新方式提供典型案例,持续地为公众搭建起认知艺术发展脉络的桥梁,也为艺术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长期的研究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表示:“中央美术学院的馆藏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史,彰显着以收藏促进教学,以典藏传承文脉的优良传统,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艺术典藏当代价值的重新诠释。”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表示:“固定陈列是一座美术馆的基石,也是其办馆特色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未来湖北美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美术馆的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和高品质服务,让美术馆成为激发创造力、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思想场域,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
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表示:“作为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始终将藏品的研究和展示作为工作核心,以馆藏陈列为线索展示从传统经典到媒介创新的艺术发展路径,同时通过数字交互艺术、人工智能、动态沉浸和模拟修复等实现藏品活化,让中国艺术史可视、可感,是对历史的致敬,是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也是对艺术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