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25年6月21日-2025年8月3日
开幕时间:2025年6月21日 15:00
展览机构:金谷里艺术馆
展览地址:苏州市姑苏区狮林寺巷99号
策展人:陈贻
学术主持:南巢
主办单位:金谷里艺术馆 运河江南
品牌支持:梅见
展览海报
展览介绍:
熟悉蒋国蓉创作的人都知道2008年是他恋上“风景”的开始,但这颗种子要追溯到儿时和故乡。童年在乡野中嬉戏的回忆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记忆愈发清晰,他迷恋密林间的色彩和味道。之前蒋国蓉的风景给人感觉多是“空山新雨后”,一切都是清新的,苍翠欲滴,那些枝蔓触手可及,潮湿的味道直朝你扑过来。最近这一系列作品,光的运用则成为了惊喜,柔和的光洒落枝头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抚摸,那是雨后初晴,微风仍未将雾霭驱散殆尽的时候,阳光便等不及进入,树林恰巧目击了这一切。
蒋国蓉是个理性的绘画者,他会在作画过程中不停地感受、分析、梳理大自然的千头万绪并乐此不疲,当然他的这种理性是主观的,而且外人很难看出端倪。他有传统水墨的功底,这让他更懂得把握分寸,早期他的风景都是近距离观察、描绘树木花草,树与枝干草叶交叉形成多重的空间关系,看似凌乱,实则井然。如今他更关注这片树林情绪的起伏而不再执拗于细节,画的还是他最得心应手的那些枝条缠绕,肆意蔓延穿插、层层叠叠,但这些树干、树枝、树叶之间的重叠错落,湿度和色差都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那种气氛是他现在更在意的。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说,“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件东西;我们总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视线总是在忙碌,总是在移动,总是将事物置于围绕它的事物链中,构造出呈现于我们面前者,亦即我们之所见。”
从开始追求实在的、“自然”的形状和视觉上的准确性,到现在蒋国蓉开始转向“我”与树之间的对话,他愈发崇尚从自然之景中挖掘事物丰富的内在精神,然后再将自己对这种精神的感悟融入笔下。在这些作品前你很轻易地就会沉浸其间:打在树上的光斑,失去了参照的时间。这些风景依旧是就近取材,他熟悉这片森林,他一次次地步入其中,他知道里面的湿度和风拂过脸颊时带来的气味,树叶互相摩挲着发出的声音。这些风景并不过分写实,而是带有恍惚感,光线让一切变得无处遁形却并不清晰可见。蒋国蓉的这些风景都是客观的真实与诗意的结合,或浓荫幽深,或绿茵平展,但都清新生动,透明的银灰和沉着的草绿,朦胧之中浮动着气韵。
文/评论文章经刘军先生惠允